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1-11-13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首宗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 死因庭裁定死因存疑
分段播放:
首宗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 死因庭裁定死因存疑
收聽


一名63歲男子今年2月接種首劑科興疫苗,兩天後死亡,死因庭聆訊後,陪審團一致裁定死者死因存疑,建議衞生署日後在疫苗接種中心向市民提供小冊子時,應該列明哪類是「未控制的慢性病」,並解釋何謂「未受控疾病」,讓市民剔選患有嚴重疾病,讓當值醫生留意。
衞生署表示,得悉死因裁判法庭的裁決,並會詳細研究陪審團所提出的建議。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相信,死者死因與疫苗的關係很微。
當日死者打針的官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務總監期望,政府可以在「接種須知」小冊子列明,市民在正在發病就不應接種。有醫生提醒,市民決定打針前,最好先做身體檢查。有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希望,政府考慮放寬接種疫苗後死亡的索償門檻。
記者連漪婷報道
衞生署表示,得悉死因裁判法庭的裁決,並會詳細研究陪審團所提出的建議。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相信,死者死因與疫苗的關係很微。
當日死者打針的官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醫務總監期望,政府可以在「接種須知」小冊子列明,市民在正在發病就不應接種。有醫生提醒,市民決定打針前,最好先做身體檢查。有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希望,政府考慮放寬接種疫苗後死亡的索償門檻。
記者連漪婷報道
立會選舉提名期完結收154份表格 所有界別均有競爭
收聽


下月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當局共接獲154份提名表格。地區直選、功能組別和選委會界別全部有競爭,地區直選方面,大部分地區有非建制派人士參選。
有學者認為,有競爭是好事,但選民能否找到代表他們聲音的參選人,可能要從投票率才能反映,又指今次選舉氣氛比過往差,擔心影響投票率。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非建制派的勝算要視乎參選人本身的政治實力及往績。
記者陳樂謙報道
有學者認為,有競爭是好事,但選民能否找到代表他們聲音的參選人,可能要從投票率才能反映,又指今次選舉氣氛比過往差,擔心影響投票率。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非建制派的勝算要視乎參選人本身的政治實力及往績。
記者陳樂謙報道
政府公布特別註冊委員會名單 檢視非本地醫學院課程
收聽


立法會上月通過修例,增加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並在《醫生註冊條例》下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政府昨日委任鄧惠瓊為委員會主席,陳永佳、許美嫦和胡定旭為委員會成員,任期3年,另外有6名當然成員。
委員會負責檢視非本地醫學院課程,訂定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政府期望委員會於明年上半年內訂定首批名單。特別註冊委員會成員陳永佳表示,暫時未收到開會日期,未知能否在明年上半年訂出首批名單。
記者汪溟曦訪問了陳永佳,他期望政府日後增加引入非本地醫生的同時,增加本地醫科生培訓名額。
委員會負責檢視非本地醫學院課程,訂定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政府期望委員會於明年上半年內訂定首批名單。特別註冊委員會成員陳永佳表示,暫時未收到開會日期,未知能否在明年上半年訂出首批名單。
記者汪溟曦訪問了陳永佳,他期望政府日後增加引入非本地醫生的同時,增加本地醫科生培訓名額。
M+博物館正式開放 首日有萬多人次參觀
收聽


西九M+博物館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首日有超過16000人次入場參觀,博物館宣布今明兩日不接受沒有預約的市民入場。
有家長昨日帶同子女到場,希望小朋友認識藝術。亦有市民對部分藏品暫時未有展出感到失望,認為藝術與政治應分開。但有參觀的市民說,若作品可能違反國安法就不應展出。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不擔心市民會失望,又指會跟從法律做事。
記者黃貝紋報道
有家長昨日帶同子女到場,希望小朋友認識藝術。亦有市民對部分藏品暫時未有展出感到失望,認為藝術與政治應分開。但有參觀的市民說,若作品可能違反國安法就不應展出。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不擔心市民會失望,又指會跟從法律做事。
記者黃貝紋報道


M+首日開放逾1.6萬人次參觀。(黎蕙珊攝)


M+博物館昨日早上10時起向公眾開放,未開前前已有過百人排隊等候入場。(王慧煊攝)


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結束,累計接獲154份提名表格。(麥爾澄攝)


蔡子強說,立法會選舉有競爭是好事;劉兆佳形容,今次選舉激烈,相信中央亦希望見到每個選區及界別都有競爭。(港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