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新聞節目

分享工具 facebook
新聞特寫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

2022-12-12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將藍隧道通車後首個上班上學日 新增5條巴士線服務
分段播放:
將藍隧道通車後首個上班上學日 新增5條巴士線服務  收聽facebook
將藍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昨日起通車,今日是通車後的首個上班上學日,因應通車,會有5條新增專營巴士路線行經將藍隧道。

昨日有車主率先使用新路,形容尚算順暢,但認為隧道內要增加指示。運輸署昨日下午一度表示,將藍隧道往將軍澳方向入口非常擠塞。

政府預計,新路通車初期,駕駛者要熟習路線,區內交通可能擠塞。

記者任浩鋒在將軍澳現場報道。
跨境貨車司機可「點對點」交收貨 業界歡迎惟憂人手荒  收聽facebook
本港年初爆發第5波新冠疫情後,跨境貨運多了限制,貨車司機過關後,要將貨物交予另一名內地司機,不能直接交收貨物。事隔近9個月,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宣布,過關貨物運輸有新安排,粵港原則上已有共識,跨境貨車司機可以直接「點對點」提貨或交貨。

運輸及物流局及深圳市口岸辦隨即在晚上出稿公布安排細節。當局表示,新安排不設限額,跨境貨車司機需要事先在「跨境安」系統預約申報;到香港口岸,運輸署會繼續為他們進行核酸快檢,結果陰性而且「粵康碼」內亦有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就可進入內地。

中港運輸業界對新安排表示歡迎,但憂慮業界出現「人手荒」問題。

記者陳樂謙訪問了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
本港再現搶藥潮 商會料市民寄藥回內地  收聽facebook
近日本港市面再有搶購止痛退燒藥的情況。有藥房表示,個別牌子有關藥物已經售罄,亦有藥房實施限購。有大型日用品連鎖店的網上商店,部分牌子的止痛退燒藥物缺貨。

港九藥房總商會相信,市民將藥物帶回或寄回內地,預計一至兩星期後,相關藥物能夠恢復正常供應。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會確保藥物供應,醫管局有足夠存量應付需要,市民毋須過度購買。

記者黃貝紋報道。
《透視大中華》:有內地經濟學者稱「動態清零」不合時宜  收聽facebook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周再放寬防疫措施,有廣州民眾表示歡迎;有北京的餐廳負責人說,今年營運狀況特別差,當局放寬措施是好事,但期望能取消進入餐飲場所要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的規定。

有內地醫學專家表示,最重要是確保醫療系統不會大受影響,同時呼籲民眾平常心看待防疫放寬,如果太驚或妖魔化病毒,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可能比病毒帶來的影響更大。有內地經濟學者認為,「動態清零」已經不合時宜,預期措施放寬後,從明年第二季起經濟會強力反彈。

記者仇志榮在《透視大中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