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特寫
節目簡介:
以不同專題環節,跟進焦點新聞,探討時事議題,專訪新聞人物,捕捉時局最新走勢。
主持人:
新聞部記者2025-08-18
新聞特寫
現正播放: 《抗戰勝利80周年》: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展示港人奮勇抗日事跡
分段播放:
《抗戰勝利80周年》: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展示港人奮勇抗日事跡
收聽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年香港淪陷期間,不少家庭參加或支援游擊隊抗戰,其中沙頭角的羅家,有11人加入港九大隊,被稱為「香港抗日一家人」。
羅家大屋曾經是港九大隊的活動據點,現時成為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羅家後人期望,紀念館可以將香港人曾奮力抗戰的歷史,傳承下去。
沙頭角在抗日歷史中亦擔當著重要角色,當地一些曾被日軍佔用來嚴刑拷問游擊隊員的地方,目前仍然存在。有生態導賞員期望,政府可以串連這區的抗戰歷史遺跡,讓更多人認識。
記者王慧蓓報道。
羅家大屋曾經是港九大隊的活動據點,現時成為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羅家後人期望,紀念館可以將香港人曾奮力抗戰的歷史,傳承下去。
沙頭角在抗日歷史中亦擔當著重要角色,當地一些曾被日軍佔用來嚴刑拷問游擊隊員的地方,目前仍然存在。有生態導賞員期望,政府可以串連這區的抗戰歷史遺跡,讓更多人認識。
記者王慧蓓報道。
蔡若蓮:對「借殼辦學」零容忍 成立小組突擊巡查高危個案
收聽


接連有本地學校被指利用第三方機構協作,以學校名義為非本地學生提供教育課程。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本台訪問說,對「借殼辦學」問題零容忍,當局成立「突擊巡查小組」,目標9月完成巡查首輪較高危個案。另外,當局目標在新學年設立「合規私校名冊」,希望加強家長的信心。
教育局上周與學界代表開會,除了討論「借殼辦學」問題,也探討受養人子女來港升學的需求,了解學校收取插班生情況,她說,當局將優化新學年插班安排。
記者陳曉筠訪問了蔡若蓮。
教育局上周與學界代表開會,除了討論「借殼辦學」問題,也探討受養人子女來港升學的需求,了解學校收取插班生情況,她說,當局將優化新學年插班安排。
記者陳曉筠訪問了蔡若蓮。
港大研製植物化合物配方保濕霜 助改善濕疹引致痕癢
收聽


有非牟利機構對在職濕疹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發現4成受訪者認為過往接受的濕疹治療無效;超過7成患者曾使用類固醇藥膏,但當中不足4成人滿意效果。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團隊最近研究發現,幾乎所有濕疹患者的患處皮膚均帶有大量金黃色葡萄球菌,濕疹發作時,菌量會顯著增加。團隊研製出一款植物化合物配方保濕霜,不僅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還能促進皮膚屏障的修復與保護,令痕癢情況得以改善。
實習記者錢茵彤訪問了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高一村。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團隊最近研究發現,幾乎所有濕疹患者的患處皮膚均帶有大量金黃色葡萄球菌,濕疹發作時,菌量會顯著增加。團隊研製出一款植物化合物配方保濕霜,不僅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還能促進皮膚屏障的修復與保護,令痕癢情況得以改善。
實習記者錢茵彤訪問了港大微生物學系教授高一村。


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門前像銅像。(黃佩珊攝)


羅氏後人黃俊康,自小聽父母憶述抗戰的英勇往事。(林紹鋒攝)


紀念館展出大量港九大隊及羅家的抗戰事跡及仿製品,好像擊殺過日軍的長槍。(林紹鋒攝)


位於鳥蛟騰的石水澗電台,是當年抗日游擊隊與延安黨中央聯繫的唯一電台。(王慧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