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預計本港十多年後約300萬人有慢性疾病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當局預計本港十多年後約300萬人有慢性疾病

2022-12-19 HKT 15:46
分享工具 facebook
  • 政府預計本港十多年後,約300萬人患有慢性疾病。(任浩鋒攝)
    政府預計本港十多年後,約300萬人患有慢性疾病。(任浩鋒攝)
特區政府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香港是全球人均壽命最長地區,為長壽之都。隨著人口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估計十幾年後,患慢性病的病人數目由目前220萬,增加至300萬,佔總人口37%。

盧寵茂表示,現時醫療體制重治療、輕預防,公營醫院專科服務佔醫療總開支超過八成,基層醫療則不足兩成。如果慢性病不早發現、早治療,一旦惡化甚至有併發症,公營醫院不勝負荷,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更持續上升,加上新冠疫情出現,多年來過度倚重公營醫院第二和第三層體系的後遺症更明顯,因此必需改革,提升市民的健康壽命。

副局長李夏茵表示,基層醫療服務700萬人,不單照顧基層或者草根市民,需要著重預防,每個人都要有家庭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以及有健康戶口和病歷,在家門口跟進病情,毋須經常出入醫院。

她舉例,如果市民參加政府資助的篩查,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服務後,可從基層醫療名冊選擇家庭醫生跟進,有關醫生需要接受培訓、保證質素。

另外,如果年齡達65歲可使用醫療券,目前一半的金額即1000元,會作為特定用途預防疾病或管理健康,包括就慢性病看醫生,使用該1000元後,戶口會自動增加500元。

李夏茵又表示,需要成立兩個機構,分別是基層醫療署和策略採購統籌處。前者負責決策、分配資源和制定準則,監察健康效果,後者負責策略採購和監察合約下的表現。

當局預計本港十多年後約300萬人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