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避險需求推動美元明顯上升,隨著聯儲局3月啟動加息周期,並接連大幅加息,美元年內展開大升浪。美元指數4月升穿100關口,9月底觸及114.78,創20年新高,年底於104水平爭持,全年升幅約9%,或是7年來最好表現一年。
非美元在內的主要亞洲貨幣受壓。日本堅持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年內累計貶值逾15%;10月跌穿150兌一美元關口,觸及151.94的32年低位。為阻止日圓貶值,當局曾出手干預匯市,以及擴大國債孳息率的上下波幅,市場憧憬政策方向改變,年底才重返至近130水平,但全年高低波幅多達34%。
市場憂慮動態清零政策導致內地經濟下行,在岸人民幣11月逼近7.33兌一美元的近15年低位,離岸價更早一步創新低。但隨著內地持續放鬆封控措施,以及推出穩經濟政策,人民幣收復部分失地,但年內仍累計跌約10%。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高級投資策略師黃燕娥相信,美國放慢加息步伐,明年非美元貨幣走勢將有明顯改變。她說,日本貨幣政策已見改變,市場憧憬美日息差收窄,日圓走勢有望好轉,預計明年將在129至135兌一美元徘徊。至於內地經濟重啟,亦有利人民幣及澳紐貨幣,不過由於疫情短期內或會反彈,人民幣下季可能會再度跌穿7算。
至於歐元及英鎊年內亦同樣大幅波動,歐元兌美元7月跌穿一算關口,11月才重新企穩,年內貶值逾6%。英鎊累計亦貶值近11%,受俄烏戰爭、高通脹及政治動盪拖累,特別是接替約翰遜的首相卓慧思,推出的刺激經濟政策引發恐慌,英鎊兌美元一度跌穿1.04創新低,45日後再由辛偉誠接任首相,英鎊才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