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轉廢為能設施可望2025年投入運作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轉廢為能設施可望2025年投入運作

2023-03-03 HKT 08:03
分享工具 facebook
  • 在珠海預製首個重約6千噸鍋爐燃燒組件近日經水路運抵香港。(李嘉雯攝)
    在珠海預製首個重約6千噸鍋爐燃燒組件近日經水路運抵香港。(李嘉雯攝)
  • 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鄧偉權(右)表示,經水路運送大型組件困難在於要留意運送當日天氣等情況。(李嘉雯攝)
    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鄧偉權(右)表示,經水路運送大型組件困難在於要留意運送當日天氣等情況。(李嘉雯攝)
環保署在位於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興建本港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當中在珠海預製首個重約6000公噸的鍋爐燃燒組件,上月經水路運抵香港,屬全球同類型組件最大之列。

環保署首席環境保護主任鄧偉權表示,經水路運送大型組件,困難在於需要留意運送當日的天氣、風速、浪勢,以及潮漲情況。他又說,運送重達6000公噸的組件到人工島。

鄧偉權表示,預計餘下11個機電設備組件,將於今年第三季左右全部運抵本港。他又說,期望設施在2025年投入運作,屆時將可每日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並回收焚燒廢物產生的電力,估計每年可輸出約4億8千萬度剩餘電力至公眾電網,足夠供10萬戶家庭使用。

署方表示,正就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的I·PARK2,安排委聘顧問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及技術性研究,並會展開全港性選址研究,物色其他適合興建轉廢為能設施的地點,以實現「零廢堆填」及碳中和的目標。

石鼓洲外海人工島轉廢為能設施可望2025年投入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