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周日推出 警方稱收不到警示都不代表安全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周日推出 警方稱收不到警示都不代表安全

2023-11-23 HKT 07:31
分享工具 facebook
  • 警方表示,如果識別代號被「防騙視伏器」標記為「高危有伏」,「轉數快」轉賬確認頁面將出現紅色警示,提醒付款人留意詐騙風險。(施華駿攝)
    警方表示,如果識別代號被「防騙視伏器」標記為「高危有伏」,「轉數快」轉賬確認頁面將出現紅色警示,提醒付款人留意詐騙風險。(施華駿攝)
仇志榮報道
本港今年首9個月騙案數量和損失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數字,至少2萬2千個轉數快識別代號,即本地手機號碼、電郵或轉數快識別碼,曾被用作詐騙或洗黑錢。警方連同金管局、44間本地零售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運營商等,將於星期日推出可疑識別代號警示。

負責金融基建發展的金管局主管黎巧兒表示,當用戶使用轉數快轉賬時,如果識別代號被警方防騙視伏器標記為高危有伏,轉賬確認頁面就會發出警示,用戶可選擇繼續交易,但要留意詐騙風險。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鄭月容表示,44間機構包括35間銀行和9間儲值支付工具運營商,在系統提升和改造方面已完成測試,客戶亦不需要在系統上重新登記。

防騙視伏器由警方在去年10月起推出,市民可在有關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輸入收款賬戶、電話號碼、網址等,評估詐騙和網絡安全風險,除了紅色風險的高危有伏,亦有橙色的疑似有伏,以及黃色的可能有伏。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警司鄭麗琪表示,橙色和黃色風險評估雖然有人舉報,但未經警方調查核實,與轉數快系統融合未必穩陣。

至於為何不禁止市民與高危的轉數快賬戶交易,鄭麗琪表示市民有選擇的權利,警方希望盡量提醒市民有何詐騙陷阱,不會強硬封殺。但她提醒, 即使收不到警示都不代表安全,市民每次轉數前都要盡量查證,例如對方社交網頁是否最近才開設、網上聊天群組有無負面評價等。

轉數快可疑識別代號警示周日推出 警方稱收不到警示都不代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