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前首相白高敦表示,當前全球保護主義興起,雖然政府的補貼政策,或有助加強本土科研及基建,但亦帶來成本上升、通脹壓力和供應過剩等問題。
他認為,全球多個主要經濟體,仍然需要國際性合作解決問題,特別是歐盟及中國等出口型經濟體,對全球合作的前景仍樂觀。
白高敦在香港出席滙豐全球投資峰會時表示,世界正朝向多極化和再全球化發展,各國政策出現明顯轉變,多地出現的投資禁令、科技限制、關稅等措施,不再局限於中國與美國,認為當前全球需要應對以力量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需要尋求方法將各方聯繫起來,並展示各國有能力改善全球化。
白高敦以俄烏戰爭為例,雖然結束戰爭是全球共識,但西方國家立場較一致,其他國家則有分歧,認為要解決連同中東局勢在內等問題,牽涉多個中東及亞洲國家,不能依靠單一國家解決,認為作為最具影響力國家的美國,應以游說而非指令他國促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