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現時廚餘回收設施極度不足,有公屋的智能廚餘回收桶被指出現爆滿,管理上需要改善。
她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曾到深水埗元州邨了解情況,居民要透過二維碼,打開智能廚餘回收桶,但很多居民不懂使用,將廚餘放在回收桶旁邊或附近垃圾桶,引來衞生問題。她認為普遍於午飯及晚飯後產生廚餘,建議針對高峰期,加派人手協助居民使用及加快更換回收桶。如平均兩幢公屋大廈使用一部智能廚餘回收桶,不足應付需求,因為附近大廈的居民如希望回收廚餘,亦會到屋邨使用這些回收設施。
至於智能廚餘回收桶試驗計劃,至今收到逾150個申請,批出約40個。陳凱欣認為,相對本港有4萬2千幢私人樓宇,申請數量少,相信是屋苑考慮到日後管理和運作智能廚餘回收桶,需要一定價錢,要有適當位置擺放,又擔心將成本轉嫁給住戶。
另一名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建議,每月由政府為居民提供一定數量的指定袋,在一段時間內讓大家習慣使用,相信阻力會減少。他認為,透過收費改變行為是有效,但需要時間,現階段需要提升整體回收配套,如不調整推行方法,會令市民覺得是全民徵費,令社會反彈。
綠領行動高級公共事務主任蕭頴妍表示,政府目標於8月大致完成於公共屋邨安裝逾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認為速度算快,但私人屋苑的步伐比較慢,認為要吸引私人屋苑申請,可以考慮在安裝及管理廚餘回收設施的費用,由政府承擔,另一方面要擴大便利社區回收網絡。至於是否要準備好才推行垃收徵費,她認為要透過先行先試計劃,希望政府收集到數據,再作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