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決定暫緩8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一個電視節目被問到,從中汲取到甚麼經驗及有無人要問責,他表示,自己已很努力履行責任,形容是盡了力去做。謝展寰說,開始時已謹慎小心處理,因為影響700多萬名市民,但由於反對如期落實政策的民情很清晰,當局認為不推行比推行更好。
他強調,不是機械式推行法例,將來亦會做好減廢及回收,不會鬆手,同時優化計劃,再評估民情變化。對於政府投放了過億元宣傳教育,暫緩執行是否理想的結果,謝展寰表示,以往的功夫並非白費,整個社會對減廢的認知提高很多,關心和參與度也提升,應該把握這個機會,鼓勵大家參與。
被問到當局計劃明年年中向立法會匯報進度,屆時市民的意識是否較好,謝展寰說,估算一年後的情況為時過早,又認為,有無落實措施的時間表,關係不是太大。但指出,會清楚交代未來一年的工作,包括增加一倍的廚餘回收桶,期望社會有成熟的條件,再慢慢推動污者自付原則。
至於大灣區廢物資源一體化有無選址,謝展寰說,有關概念是較長遠,共同發展綠色產業是新的經濟發展方向,也是遘向碳中和,需要很多時間探討,暫時未去到有具體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