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邨將會分三期重建,其中第一期重建涉及碧海樓、金碧樓及丹鳳樓及兩所空置校舍,涉及第一期的住戶會遷至新美東邨,預計可於2028至2029年入伙。
有金碧樓居民表示,已居住約30年,不反對拆缷重建,但認為新美東邨的交通不便,擔心新單位面積較小及搬遷津貼不足。
在金碧樓做生意20多年的店舖負責人表示,北上消費、網上購物、人口老化等均影響生意,自己與另一名合夥人年紀大,所以可能提早結業。
列為第二期重建的金漢樓,有居民對於非並第一批搬遷感到失望,自己住在2樓,有很多老鼠,等待入伙的年期太久。
翠瓊樓、金華樓、綠晶樓和紫薇樓屬於最後一批重建的樓宇,當局預計約於2042年至2043年就可以入住彩虹邨的重建單位。
有翠瓊樓的住戶表示時間太久,擔心期間工程產生的沙塵、噪音等會影響日常生活;但亦有住戶認為,彩虹邨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相比起新落成的居屋又細又貴,為了可以原區重置不介意等久一點。
黃大仙區議員莫健榮說,整體重建計劃最初訂於2043年完成,但按照最新方案,第三期要到2048至49年才落成入伙,認為時間太長,促請房屋署設法縮短工程時間。他又指,正向房屋署爭取原區安置第一期受影響的居民,搬去第二、三期未拆的翻新空置單位,形容署方目前反應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