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全球金融機構和基金客戶部局長劉戈力表示,亞洲是其中一個增長最快地區,但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約一半,需要攜手應對氣候挑戰,與亞開行、世銀緊密合作,幫助改善一些國家的相關政策以去風險。
他鼓勵私人機構參與投資,如果好像以前只靠銀行融資,很快會觸及上限,而小型銀行能力有限,需要依靠本土金融機構、私人股權基金參與投資。
國際金融公司(IFC)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運營主管兼香港特別行政區辦事處主管黃麗珊表示,新興市場存在很大投資缺口,IFC建立數據庫方便了解各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信貸風險資料數據,讓投資者了解投資新興市場風險,不似他們預期那麼高。
黃麗珊又說,IFC目標明年之前,45%的融資要做到產生正面氣候效果,目前有關比率已達到約40%,有信心可以達標。
亞洲開發銀行私營部門業務局副局長Catherine Marsh表示,亞開行計劃2030年前動用120億美元向私人範疇提供私人融資,亦透過合作計劃提供超過180億美元資金,兩者合計約300億美元。亞開行檢視過資本充足程度框架,未來10年每年可額外釋出100億美元資金,大部分會投放於私人融資。
她認為,私人資金進入亞洲市場有難度,政策風險窒礙投資者決定,但相信多邊組織可發揮重要作用,連結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