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翠屏河活化項目早前啟用,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近年渠務署致力提升排水設施防洪能力的同時,亦積極實踐「河畔城市」概念,提升河道生態及景觀設計,認為活化後的翠屏河便是最佳例證。
甯漢豪在網誌引述渠務署高級工程師溫南豐表示,渠務署2020年開展「活化翠屏河計劃」,透過提升防洪效能等改善工程,活化明渠為河畔空間,並已開放予公眾使用。
溫南豐提到,活化工程期間面對一定挑戰,團隊在上游安裝1.2米高的擋水牆,將翠屏河的最高排洪能力提升至每秒超過150立方米的水流量,相當於在約17秒內填滿一個奧林匹克標準游泳池。而由於翠屏河是一條運作中的排洪河道,暴雨來臨時,水位有機會於短時間內迅速上升,團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降雨預報數據,預測兩小時內河道水位變化。當預測到水位將超出安全水平時,會即時通知相關人員,讓前線人員有足夠時間安排善後工作,確保工地安全。
另外,署方在翠屏河不同位置設置旱季截流器,將雨水渠內受污染的旱季水流堵截,並分流至污水收集系統處理,減少污染源排入雨水收集系統,改善河流水質。工程團隊在下游設置隨潮汐升降的智能水閘,調節水位以減少河道乾涸機會,改善氣味問題。但翠屏河的水質亦可能仍會受上游集水區在不同季節、天氣狀況及區內活動影響而出現少許氣味問題,署方會持續留意情況及跟進。
網誌又提到,觀塘區區議員柯創盛認為,活化後的翠屏河具有排洪、保育和休憩用途,是符合市民期望的設施,並期望署方將活化明渠計劃擴展到其他地區,讓更多市民能夠享受優美的河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