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即將過去,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估計,龍年本港經濟增長約2.5%,隨後的蛇年,增長有望加快至2.7%,年內增長波幅介乎2.5%至3%,受惠於金融服務及旅遊業復蘇。
楊宇霆指出,金融及專業服務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例逾25%,是GDP最大貢獻板塊。即使佔比不變,由於涉及規模大,加上預期今年樓市交投量上升、內地近期出台措施推動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都會利好本港金融活動,推動經濟增長加快。
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早前指,將大幅提高國家外匯儲備在香港的資產配置比例,楊宇霆形容是向香港派了「定心丸」。考慮到人民幣與港元息差,有利吸引資金來港,金管局亦有措施提升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北水南下資金充裕。
他又說,訪港旅客增加,即使消費模式有變,人流對零售及餐飲業仍有幫助。若今年開放更多內地城市來港自由行,加上香港將舉辦不少活動、商業旅客來港等因素,均支持旅遊業向好。
另外,楊宇霆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本港出入口的負面影響不會太嚴重,毋須太悲觀,預料影響最快下半年出現。他指,中美貿易對內地經濟影響有限,內地景氣仍以內房、消費為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