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世界癌症日」,衞生署表示,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於2023年造成近15000人死亡。在2022年,香港錄得超過35000宗癌症新症,最常見的5種癌症分別是肺癌、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和肝癌。隨著人口高齡化,預期新症數字和醫療需求將進一步上升,呼籲市民奉行健康生活模式,並透過接受篩查及早發現癌症。
約四成癌症個案可透過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和減少接觸主要風險因素預防,如避免吸煙和飲酒、多做體能活動、保持均衡飲食及維持健康體重和腰圍。在基層醫療署的指導下,地區康健中心積極推廣「健康人生計劃」,根據最新證據制訂個人化的預防保健計劃。家庭醫生和基層醫療的醫護專業人員將合作推廣健康生活模式及疾病預防,並根據個人風險因素提供癌症篩查建議。
政府已推出子宮頸普查計劃、大腸癌篩查計劃,以及風險為本的乳癌篩查先導計劃。基層醫療署將於今年底前,推行乙型肝炎篩查資助的先導計劃,旨在及早發現和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從而降低併發症如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
醫管局採取跨專業模式進行診斷服務,為疑似癌症患者提供及時的檢查和診斷,已為疑似肺癌患者試行此服務模式,並探討擴展此項服務。局方轄下醫院由本年度起逐步加裝直線加速器,提升癌症治療的服務量。醫管局亦擴大藥物名冊的涵蓋範圍,納入新的癌症治療藥物和擴大現有專用藥物的臨床應用範圍,並制訂個人化護理計劃,為癌症病人提供更好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