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下調今年本港出口增長預測至3.5% 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貿發局下調今年本港出口增長預測至3.5% 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

2025-02-05 HKT 18:43
分享工具 facebook
  • 貿發局將本港今年出口增長預測下調至3.5%。研究總監范婉兒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本港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低,相信限制性貿易措施對香港影響輕微。(孔令輝攝)
    貿發局將本港今年出口增長預測下調至3.5%。研究總監范婉兒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本港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低,相信限制性貿易措施對香港影響輕微。(孔令輝攝)
方嘉莉報道
美國表示,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對香港同樣適用。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香港出口至美國,而又以中國內地為來源地的產品,佔本港整體出口約3%,預計加徵10%關稅涉及約150億港元。

她強調,本港對美國市場依賴度低,對美國出口佔比不似加拿大及墨西哥高達70%至80%,相信限制性貿易措施對香港帶來的影響輕微。但因應新措施,貿發局將本港今年出口增長預測由4%,下調至3.5%。她說,整體出口展望仍然樂觀,出口對經濟仍有正面貢獻。

她引用歷史數據指,2017年至2023年期間,香港對美國出口跌10%,對歐盟出口亦跌8%,但期間香港整體出口增加17%,主要是對東盟及中東出口大幅增加,完全抵銷對美國出口下跌的影響。她指,關注美國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會否受到更嚴重的措施影響,從而影響環球貿易表現。

范婉兒又說,即使關稅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升,但考慮到品質及價格競爭力仍強勁,未必容易找到其他替代品,因此不太擔心美國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會消失,反而他們可能要承受部分關稅帶來的高價格影響。但她指,關稅實際上由出口商、進口商抑或消費者哪一方承擔,要取決於需求及產品競爭力。

另外,美國郵政自當地時間本周二起,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入境國際包裹,信件則不受影響。范婉兒表示,美國進口跨境電商產品主要透過國際大型快遞公司處理,而非美國郵政,相信新措施可能令小部分跨境電商產品受影響。她又認為,港商可靈活應對,有關包裹透過其他途徑進入美國市場。

貿發局下調今年本港出口增長預測至3.5% 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