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截至去年12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縮短0.2年,降至5.3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年終數字回落至6年內的最低位,對比2022年3月底的6.1年,更是下跌了0.8年,整整9個半月,能更快幫助到有需要的市民。
何永賢在社交專頁說,一般申請者的數據也顯著下降,對比最高位的2020年9月底數據,整體一般申請由156400宗下跌24%、至118600宗。非長者一人申請也由2015年12月底的143700宗下跌40%、至86200宗。她說,留意到30歲以下一般申請者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數目均錄得明顯跌幅,可見越來越多青年對自己的期許更高、目標也更高。
何永賢又說,輪候時間下跌的原因,因為有1300宗新公屋單位的編配,包括顯發邨和業旺邨;另一方面則是編配了3700宗翻新單位,這受益於打擊濫用公屋的成果,及資助出售房屋落成入伙的實效。
她說,回顧2024年全年的「成績表」,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21100宗,遠高於同年新登記的14200宗49%,只要能保持這個勢頭,有信心可以追落後,連同簡約公屋的陸續落成入伙,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和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將逐漸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