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下午到將軍澳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出席講座,向現場超過500名中學生,講述「科教興國」的題目,有關內地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所撰寫的文章《鄧稼先》。
鄧家彪說,文章透過講述新中國、領軍科學家鄧稼先研發原子彈的過程,以隱晦的方式表現出自身對新中國的認同感、對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文章更已納入國家七年級的語文課課文教材,十分適合中學生學習。鄧家彪又藉文章內容,分享楊振寧的物理學成就、楊振寧與鄧稼先兩人的友誼等。
鄧家彪相信,透過向青年講述新中國大量科學家,隱姓埋名為國家科研作出貢獻的故事,能夠啟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情,期望他們能夠傳承先賢先烈的精神,為國家的科學作出獨特貢獻,實現「科教興國」。
將軍澳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校長孫嘉俊表示,今次講座主要是中二至中四學生出席,他期望學生透過了解國家科技歷史,提升國民身分認同感,令學生明白可以憑自己力量,幫助國家發展之餘,同時帶出即使遇上難題,亦不要放棄的精神。他又說,學生在講座後的反饋都很好,表示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