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引入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 籲切勿嘗試自行撲滅電動車火警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消防引入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 籲切勿嘗試自行撲滅電動車火警

2025-03-06 HKT 07:46
分享工具 facebook
  • 電池滅火系統能深入車底電池位置,透過高壓氣動針刺針刺穿車輛底部的電池外殼,直接注水,迅速為電池降溫。(廖漢榮攝)
    電池滅火系統能深入車底電池位置,透過高壓氣動針刺針刺穿車輛底部的電池外殼,直接注水,迅速為電池降溫。(廖漢榮攝)
  • 應急插頭可應用於電動車火災或交通意外現場,暫時阻止電動車突然移動。(廖漢榮攝)
    應急插頭可應用於電動車火災或交通意外現場,暫時阻止電動車突然移動。(廖漢榮攝)
消防處表示,去年發生48宗涉及電動車的交通意外及火警,較前年增加92%。處方指出,電動車一旦起火,鋰電池在高溫下可能會導致「熱失控」,火勢急速蔓延,甚至有爆炸風險,消防處各分區已引入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呼籲駕駛者切勿嘗試自行撲滅電動車火警。

消防處災難應變救援隊助理消防區長文家平表示,灌救電動車火警較傳統汽油車複雜,因為鋰電池一般安裝在車底,有堅固外殼包圍,如果單靠傳統方法在外圍射水,只能間接滅火,成效較低。根據國際研究,有機會要花4小時救援,以及用接近15萬公升水才可冷卻電池。

針對電動車意外增加,消防處添置相關工具包括電動車應急插頭、電動車滅火氈和電池滅火系統等。從訓練及近期行動統計,消防人員只需平均用2小時和大約1萬5千公升水已可令鋰電池穩定。

文家平呼籲,駕駛者若發現車輛電池系統發出警示信號,或車輛產生異常氣味或煙霧,應立即停車及撤離車輛,視乎當時情況聯絡維修人員或報警,等待消防人員到場處理,即使附近有水源也不建議自行救火,因為鋰電池著火釋出的氣體和火焰可以十分危險。

消防引入電動車滅火救援工具 籲切勿嘗試自行撲滅電動車火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