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迎來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有學校經常舉辦多項活動,讓學生認識國家,包括設立升旗隊、舉辦問答比賽等,亦設立「校史室暨國民教育資料館」。
其中,馬鞍山靈糧小學升旗隊隊員何婧恩表示,除了學習步操,亦會學習國家安全的相關知識。六年級隊員蔡芷晴表示,去年10月到深圳參加兩日一夜的交流活動,與內地不同的升旗隊交流,學習到守法守規、堅毅等,又指內地的升旗隊練習更嚴謹,步操更整齊,令她發現自己不足之處,希望加強練習。
學校亦會在小息時舉辦有獎問答遊戲,每星期根據不同主題準備多項選擇題,學生透過大型觸控螢幕答中指定數量的題目,可以在大型扭蛋機扭出禮物。學生冼文慧指,今次題目與國民教育有關,問及國家50多個少數民族的特色,答案會展示在內地的展板。學生李銘恩表示,因為可以獲得小禮物,吸引他經常參加遊戲。
另外,學校的「校史室暨國民教育資料館」擺放國民教育的圖書、牆上寫有國家的歷史,每班會定期到資料館上特別課節,近期向各班教授有關水災及國家安全。4年級學生梁倬僖及馬若涵表示,上特別課節可以做實驗、觀賞影片,印象較為深刻。
副校長袁見明表示,學校透過不同方式教授國民教育,包括在課堂加插相關內容、在校內不同地方定期更換展板、設計有獎遊戲等,期望學生自主學習,不靠死記硬背。對於教育局在2023/24學年向每間學校發放30萬元的一筆過津貼,讓學校在2026/27學年或之前,用作舉辦有關中華文化的活動。袁見明說會聘請舞獅團隊、變臉師等到學校表演,強調以量入為出的原則使用津貼。
教育局表示,國民教育包括國家安全教育,涉及的工作已納入教育局的預算經常開支內,未能提供分項數字,又指將在本年度成立專責小組,改革及整合各項給予學校的津貼,例如以整筆撥款的形式發放,讓學校按其發展需要和優次緩急更靈活運用資源,專責小組完成檢討工作後,會適時向學界公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