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表示,2024/25年度於學校修葺工程的非經常性支出約為19.5億元,長遠要全面提升舊校舍設施,改善學習環境,較有效的方法是按實際情況及緩急優次,有序重置學校到新校舍,另一方面,大型區域發展會帶來新的學位需求,教育局有需要在新發展區,例如北部都會區興建學校,並配合小學「就近入學」政策,令年幼學童無須長途跋涉上學。
教育局副秘書長梁蘊儀在《局中人語》撰文表示,為應對學齡人口結構性下跌,教育局就公營中小學學位供應作長遠規劃,確保教育生態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政府未來校舍分配會以重置為主,並會善用空置或即將空置的校舍用地。教育局亦積極鼓勵辦學團體透過公平競逐的校舍分配工作,將位於有剩餘學位地區的公營學校,跨區重置到新發展區,一方面滿足新發展區對學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平衡各區學位供應,穩定教育環境,達致雙贏。
梁蘊儀又說,近年來校舍建設採用了多項新式建築技術,在質量、環保和安全等方面的表現比傳統建築方法更為優勝,例如新建校舍會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以降低建築成本及縮短施工時間,提升建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