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大龍獸醫化驗所每年約做30萬次測試 助驗離世猴子大熊貓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漁護署大龍獸醫化驗所每年約做30萬次測試 助驗離世猴子大熊貓

2025-05-05 HKT 07:25
分享工具 facebook
  • 大龍獸醫化驗所成立23年,是唯一政府獸醫化驗所。(陳曉筠攝)
    大龍獸醫化驗所成立23年,是唯一政府獸醫化驗所。(陳曉筠攝)
漁護署位於上水的大龍獸醫化驗所成立23年,是全港唯一政府獸醫化驗所,現時設有6個化驗室和1個解剖室,平均每年進行約30萬次測試,包括檢測人畜共通傳染病、常規動物疾病測試、病理學調查和抗菌素耐藥性監測。

漁護署說,過去兩個年度均分別接獲超過7900宗要求對動物、雀鳥和魚類作出調查的個案,進行超過17萬項監察禽流感的化驗;化驗所的研究亦發現新冠病毒可在寵物間傳播,並首次在本地流浪牛發現牛結節疹病。

漁護署指出,新冠疫情後市民更關注新型病毒,近年接獲有關人畜傳染病查詢個案,以及野生動物樣本化驗的數目有上升趨勢。化驗所近年引入「質譜儀」,提高細菌種類鑑定工作的效率,一般數分鐘內有結果,速度遠較需時一整日的傳統方法快,有助處理大量檢測樣本,去年香港動植物公園先後有多隻猴子死亡,亦曾經採用「質譜儀」進行細菌檢測。

不過,漁護署說,「質譜儀」靈敏度較低,亦依靠內存數據庫的細菌資料,部分較新型或罕有的細菌或有機會未能發現,因此仍然維持傳統的方法,有需要時相輔相成一同進行檢測。

漁護署又指,化驗所的解剖室會協助警方處理懷疑虐待動物個案,過去5年相關數字平穩,但接獲來自私人獸醫的解剖個案有增加趨勢。

漁護署提到,政府部門正削減開支,化驗所優化內部工作流程,包括加強培訓和調配現有人手,短時間內加強不同人員對檢測技術的認知,善用資源提升服務效率。

有在化驗所工作多年的獸醫分享說,處理懷疑虐畜個案時感痛心,3年前參與大熊貓安安的解剖工作也印象深刻,當時接獲海洋公園聯絡,指「安安」將近離世,希望化驗所協助解剖尋找病因,但當時正值夏天,因此直接前往海洋公園進行解剖,避免花時間運到化驗所,導致屍體腐爛。

漁護署大龍獸醫化驗所每年約做30萬次測試 助驗離世猴子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