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星期六將率團訪問卡塔爾和科威特,除了有香港工商界和專業界領袖,亦是他首次帶領內地企業參加。
上海飛書深諾是其中之一,集團透過媒體、數據技術應用和專家服務團隊等,協助內地企業、公司和機構開發海外市場。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晨崗表示,近年北美市場的佔比逐步下降,因為很多企業在其他區域發展,以減少中美貿易戰的風險,而中東是非常好的拓展區域,佔比增速很快,去年比前年增長大約6成。
沈晨崗指,同內地相比,中東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仍處於早期階段,如果移動互聯網有更多滲透,物流和支付體系更加完善,交易量將會大幅增加,形容蘊含的機會非常大。他期望香港發揮獨特優勢,更好連接內地企業和當地商業機會,例如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有助處理外匯交易的結算;而本港擁有專業服務人才,理解投資併購的情況,有助打算「出海」的企業避免「踩坑」,減低風險。
第二次跟隨行政長官出訪中東的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認為,港商過往較多集中發展歐美市場,但近年已經分散到中東市場,較多在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涉及金融服務、建築及新型工業等。今次出訪的時間很好,因為在美國關稅及政策穩定性欠佳的時候生意難做,本港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
莊子雄表示,卡塔爾和科威特的開放相對部分中東國家慢,人口較少,本地市場相對細,但亦希望轉型升級,在創科、智慧城市、金融服務等做得更好,正好配合香港的強項。他坦言,港商拓展中東市場可能並非容易,但形容早入早享受,最大挑戰可能來自各項標準不同,尤其是中東使用穆斯林的標準。
莊子雄透露,今次工總將與卡塔爾和科威特的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一般涵蓋經濟、人才和營商環境等,協助各方企業透過相關平台提供支援、互相投資等。
另一名代表團成員、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說,中東國家發展潛力非常大,希望了解兩國投資情況、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的新政策。在特首帶領下亦將有高層次會面,有助建立更好聯繫,便利尋找商機。而卡塔爾和科威特比較富裕,相信進口消費品和服務需求非常大,預期奢侈品和科技產品比較受歡迎。
盧金榮指出,逆全球化或者區域經濟發展越來越明顯,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中東市場人口或需求上無法與美國相比,但結合「一帶一路」、東盟、「全球南方」等市場,相信可以達致平衡和減少依賴單一市場,分散中美關稅戰帶來的風險。
廠商會代表在特首率領的代表團結束訪問後,將緊接出訪中東四個國家,除了再去卡塔爾和科威特,亦會去沙特和巴林。盧金榮表示,將同當地一些商會和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長期合作,包括全力支持對方來港舉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