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中東訪問團今日起程,首站是卡塔爾。有本港公司的「砂造紙」技術,成功獲卡塔爾王室認可,成為目前卡塔爾科技園唯一香港獨資企業。
「佑樹石頭造紙」行政總裁黃向榮接受本台訪問說,「砂造紙」過程不需要水,做到零污染,具有環保價值,有關技術得到卡塔爾王太后認同,對方是卡塔爾傳奇人物,受到國民景仰和尊敬,公司其後獲得卡塔爾科技園協助,今年3月成功獲得卡塔爾商業登記牌照,意味可以在當地生產,首批推出的產品預計是飲管,目標對象是政府機構。
他表示,去年中開始探索在卡塔爾的發展機會,看中其國策大力支持環保,當地亦有原材料,生產成本較平。他又相信,卡塔爾希望吸引醫療、環保、人工智能等人才,並看重在地生產,希望引入一些較成熟的科技或公司落戶研發和生產。黃向榮坦言,卡塔爾較難讓外商在當地做生意,文化差異是大挑戰,亦要有一定人際關係,認為如果有「盲公竹」或特區政府設立窗口做聯繫,幫助會大很多。
有份協助「佑樹石頭造紙」落戶的一帶一路集團主席、另一名港人王浩仁說,香港急速生活節奏難以在卡塔爾行得通,要先建立信任才開始商談生意,而當地是一個神秘、特別的地方,需要時間融入,亦要尊重當地人文化,否則容易「撞板」,例如女士地位很高,男士要注意別用輕佻語言。
王浩仁說,除了在卡塔爾自由區、金融中心和科技園,外資可以全資擁有公司之外,鑒於行業和經營範圍限制比較多,很多公司只能與當地公司合作或合資。目前當地比較接受人工智能、環保科技、高科技農業等企業。而相比沙特和阿聯酋,要在卡塔爾融資並不容易,該國主權基金早期在歐美項目投放很多金錢,加上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預算有所縮減。
在中東地區,特區政府在阿聯酋迪拜設立經濟貿易辦事處,並計劃在沙特利雅得開設經貿辦。王浩仁認為,特區政府行前一步設立經貿辦,可以給予當地港人安全感和信心。
他又認為,自從幾場戰事以來乃至近期美國開徵對等關稅,中東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現在是最好時機進駐當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