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四月投資推廣署助223企業來港或擴業務 按年增13%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今年首四月投資推廣署助223企業來港或擴業務 按年增13%

2025-05-14 HKT 12:56
分享工具 facebook
  • 陳百里預計有關企業首年可帶來超過223億港元的直接投資,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
    陳百里預計有關企業首年可帶來超過223億港元的直接投資,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說,在今年1月至4月,投資推廣署協助了223家內地及海外企業來港設立或擴展業務,按年增長13%,預計有關企業首年可帶來超過223億港元的直接投資,並創造超過4900個職位,而當中超過四分之一表示在香港設立國際及地區總部,它們分別來自內地、美國、日本、英國和新加坡,行業包括金融服務、金融科技、創科、旅遊等。

陳百里在立法會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說,引進辦至今成功吸引了84間企業,當中不少計劃在香港設立國際或地區總部,而投資推廣署及引進辦為內地和海外企業提供一站式和度身訂造的支援服務,包括介紹香港的稅制和稅務優惠等。

商界議員林健鋒表示,雖然美國調整了關稅,但美方政策朝令夕改,對香港商界的影響不小,香港要做好應變,關注政府如何針對不同地方而制訂相關招商引資和應變政策。

陳百里表示,在貿易關稅戰的陰霾下,香港要繼續保持自由港及實行零關稅政策,為商界提供一個穩定和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同時要進一步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維繫傳統市場及開拓新機遇,例如中東、東盟和拉丁美洲的市場,從而擴闊香港的經貿「朋友圈」。

另外,陳百里說,不同海外經濟體都需要分散地區風險,香港要以創新破格的手段,吸引這些海外的資金,並幫助內地企業,在關稅戰中重新部署環球供應鏈。特區政府希望吸引這些內地企業來港,建立全球或區域總部,從而強化香港在國際聯繫方面的效能。

今年首四月投資推廣署助223企業來港或擴業務 按年增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