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一種由內地研發的新一代抑制劑,治療由「KRAS 」基因突變引起的癌症,有顯著療效,亦可克服抗藥性。中大正籌備第三階段研究,同時探討能否用作一線藥物,並會與傳統免疫治療等成效作比較。
「KRAS 」基因突變是結直腸癌、胰臟癌等常見致癌因素,中大領導的國際研究發現,首次接受新一代抑制劑「D3S-001」治療的患者中,多於七成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或完全消失;6個月無惡化存活率亦達七成。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醫學》發表。
研究團隊分別來自中國內地與香港、南韓、澳洲及美國,由中大醫學院副院長及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領導。研究發現,這種抑制劑整體安全良好,參與研究患者最常出現副作用包括噁心及腹瀉,程度屬輕至中度。
有參與研究的肺癌患者說,確診後曾接受免疫治療等,一度有進展,但其後療效未如理想。他說,參與研究並接受以新一代抑制劑約一年的療程後,氣喘明顯改善,腫瘤有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