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工程處完成關於極端暴雨引發大型山泥傾瀉事故的系統性研究,指根據過去約60年的山泥傾瀉紀錄,發現當中有20%是之前未曾發生過山泥傾瀉的天然山坡上,包括2023年筲箕灣耀興道的岩石崩塌事故,政府過往一直根據「知危而行」的原則,即根據崩塌紀錄進行風險緩減工程,認為相關做法有優化空間。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岑家華表示,將會編製全港天然山坡目錄,涉及數以10萬計天然山坡,預計可於一年內完成,並在3年內逐步增加「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的每年工作目標,包括天然山坡風險緩減工程目標由30幅增加至40幅,鞏固政府人造斜坡目標由150個增加至200個,為私人的人造斜坡進行安全篩選研究的目標由100個增加至130個。
岑家華又說,土力工程處將會透過兩個運輸及物流局的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以自動化無人機在目標工地或地區,進行實時監測和收集數據,測試遙感技術應用,包括光學雷達掃、紅外線熱成像相機、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分析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