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疫苗接種服務的仁滙醫務集團懷疑停運。署理醫務衞生局局長李夏茵在立法會表示,今日會向立法會提交《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中監管診所的生效日期公告,本周五刊憲,衞生署今年10月13日起,接受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申請,預計接受申請後12個月實行。
李夏茵說,條文生效後,營辦診所必須持牌及遵守衞生署的《實務守則》等。不多於5名註冊醫生或牙醫的小型執業診所,須向署長申請豁免持牌。實行後將禁止未經註冊處所,使用指定的名稱或描述,誤導公眾以為有關處所提供醫療服務。若持牌診所結業,亦需事先告知當局。
立法會議員陳永光關注市民未必懂得分辨正規機構。李夏茵說,診所牌照及小型執業診所豁免書生效後,除非事先獲衞生署署長書面批准或其他法律准許,否則任何處所不得使用醫學、醫療、診所治理等字眼,防止不法份子巧立名目誤導公眾。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說,期望醫療服務預繳式消費會有更好的制度保障。李夏茵說,有私營機構或醫院會提供預繳式癌病電療服務,設冷靜期可能影響醫療最佳時間,預繳式消費宜按不同類型醫療服務規管。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已開展研究設立法定冷靜期、限制預繳合約年期的工作,並考慮經濟環境、相關行業營運情況,投訴及執法統計數據等因素,以加強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