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完成在不同氣候變化情況下的水浸風險研究,制定本世紀中和本世紀末的防洪和海岸管理策略。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一直用「疏浚」、「蓄洪」和「節流」三招,改善雨水排放系統,成效顯著,但極端天氣事件越來越頻繁,不能掉以輕心,渠務署正進行15個排水改善工程,涉及超過170億元,將於2030年前陸續完成。
發言人表示,有關工程遍布新界、九龍和港島,包括元朗明渠防洪壩計劃,亦涉及旺角、黃大仙等9個地下蓄洪池等,可處理的容量超過30萬立方米。
發言人表示,土拓署在26個地點改善沿岸措施,涉及開支約3億元,包括興建防洪牆和活動式擋水設施,當中計劃超前部署的地點佔11個,包括西灣河、小西灣和柴灣等,當局解釋,識別有關地點的原則是地理環境受災的機會率和造成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