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布落實「長者友善樓宇」設計方案,包括強制規定新建樓宇至少一個主要入口必須有自動門,採用較寬闊的公用走廊等。住宅單位內用料亦有新規定,例如洗手間及廚房要採用防滑地板。方案由今年中起分批落實。
香港測量師學會上屆會長林家輝表示,預料建築成本會上升,但認為發展商會願意落實,協助居家安老,提到長者較容易在洗手間跌倒,採用防滑地板可以減低有關風險,至於加闊走廊、升降機等公用地方,可方便救護人員利用擔架運送有需要人士。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周嘉俊表示,方案提出的靈活彈性設計能方便住戶日後進行家居改造,例如將浴缸改為淋浴設施,有效減低跌倒風險,根據推算,涉及防跌相關住院開支,在2046年可節省至少56億7千萬元,長遠減輕公營醫療壓力。
他又建議可增設分級獎勵機制,按樓宇的長者友善程度給予誘因,讓發展商逐步採納長者友善樓宇設計,舉例指若樓宇達到20%長者友善設計,可享現行總樓面面積寬免,如進一步達到40%相關設計,可獲批額外地積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