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老兵憶負傷奮戰經歷 八路軍總部具歷史價值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抗戰勝利80周年|老兵憶負傷奮戰經歷 八路軍總部具歷史價值

2025-07-24 HKT 10:03
分享工具 facebook
  • 抗戰老兵李金水於1963年獲國防部授予上尉軍銜,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等9枚榮譽獎章。(趙嘉駿攝)
    抗戰老兵李金水於1963年獲國防部授予上尉軍銜,榮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等9枚榮譽獎章。(趙嘉駿攝)
趙嘉駿在山西報道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有曾經參加抗日的老戰士憶述當年八路軍抗戰艱苦歲月,當國家有難,負傷仍堅持作戰。另外,山西不少戰時遺址經過整合,現在形成紅色文化生態圈及教育基地,舉辦研學活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組織記者到山西及湖南,參訪抗戰舊址及訪問老戰士。在抗戰期間,八路軍曾長期駐守山西省武鄉縣,指揮「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當時有14萬人口的武鄉縣,有一成人都參軍,因而被譽為「八路軍故鄉」 。

現年98歲的武鄉縣人李金水,17歲入伍,參加過解放「段村」、「故城戰役」。他憶述第一次衝鋒作戰時,被子彈射穿左腳,醫治4個月,部隊急需人手支援,傷未好便重返戰場。曾榮獲多枚榮譽獎章的李金水說,戰時生活艱苦,加上武鄉遭逢大旱,吃不飽唯有食樹葉、野菜;國家有難,中國有良心的人就要站出來,扛槍救國。

位於武鄉縣的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紀念館,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研究員郭秀翔表示,抗戰期間日軍將矛頭對準抗日根據地,此處見證了八路軍在抗戰時期最艱苦的敵後游擊戰,歷史價值非常高。她說,王家峪背身靠大山,位置隱蔽,加上當地老百姓同樣積極抗日,有利對總司令部的保護和轉移。

王家峪舊址紀念館近年整合周邊革命文物資源,構建「紅色文化生態圈」,變身成主題教育基地,為黨員幹部、青年學生等舉辦紅色研學活動,吸引更多遊客過夜,延長紅色旅遊產業鏈。紀念館負責人說,隨著山西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遊公路全線貫通,每年接待旅客人數有望突破20萬人。

抗戰勝利80周年|老兵憶負傷奮戰經歷 八路軍總部具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