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都有新一批畢業生投入職場,澳門近年多了年輕人以兼職或做外賣車手謀生,部分人說尋找全職工作不易。澳門人力資源協會分析,與澳門疫後職場變化、產業仍然單一,以及輸入外勞等因素有關。
有從事外賣車手的青年說,一年前入行,高中畢業後一直找不到長工,亦不願在賭場輪夜班工作,故選擇送外賣,時間較自由,勤力多接單下收入也不錯。
有兩年前師範畢業的市民說,勞損休養後希望重返職場,但教師職位基本飽和,好難競爭。寄出多封求職信及參加招聘會都無回音,近一年惟有做兼職謀生。
澳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徐展文說,青年就業問題包括疫後職場起變化,一些過往較受歡迎的崗位,例如娛樂場貴賓廳等職位消失,公職崗位則僧多粥少。澳門推動產業多元,暫時只有文旅會展業較好,其他未見顯著成績,令畢業生或未能學以致用。
徐展文說,澳門最新總體失業率僅1.9%,近乎全民就業。18萬外勞雖然對工資和崗位上有些影響,但澳門的確缺乏人力。他建議政府和博彩休閒企業努力,適時讓部分外勞退場,騰出適合澳門人的工作崗位,以及為缺乏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提供職業培訓。他亦呼籲年輕人不要躺平,先就業再擇業,累積經驗有利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