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本港經濟穩健增長,但數字反映私人寫字樓或商業樓宇的整體空置率上升,認為空置率並非完全受香港整體經濟影響,涉及其他因素如物業供應量、企業本身營運狀況、市民和旅客消費模式轉變等,政府目前未見有需要改變繳付非住宅物業印花稅的安排。
在立法會大會上,選委界議員江玉歡關注政府會否考慮允許非住宅物業的業主,以分期方式繳付物業交易印花稅,或考慮推出政策誘因及措施,如適度放寬外資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以投資非住宅物業的限制等。
許正宇說,今年上半年共有761間非香港公司在香港新設營業地點,截至上月底,本港註冊公司總數接近150萬間,認為在不同的經濟周期和環境下,私人市場有很強韌性,亦會調整自己的策略面對不同挑戰。
另一名選委界議員蘇長荣指出,本港現時各樣經濟情況均表現良好,但非住宅物業需求不升反跌,形容是反常現象,關注政府有否釐清成因,會否因勢施策抑或採取放任態度。
許正宇表示,有關情況並不只是香港獨有,尤其疫後在家工作及電商的興起,對寫字樓及私人零售需求出現變化。政府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吸納更多不同計劃,例如資本投資、家族辦公室等,希望從供和需兩方面,進一步推動市場持續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