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成就系列展覽明日起科學館舉行 - RTHK
A A A
氣溫 濕度
新聞重溫 可重溫過去12個月的新聞

國家發展成就系列展覽明日起科學館舉行

2025-07-31 HKT 18:21
分享工具 facebook
  • 今次展覽首次同場展出由月球正面和背面採集的月球土壤。(實習記者林藹晴攝)
    今次展覽首次同場展出由月球正面和背面採集的月球土壤。(實習記者林藹晴攝)
  • 陳國基致辭說,展覽展示國家在航天、航空及航海三個領域的卓越成就。(郭志強攝)
    陳國基致辭說,展覽展示國家在航天、航空及航海三個領域的卓越成就。(郭志強攝)
香港科學館舉辦展覽,首次同時展出國家在航天、航空及航海三個領域的展品,香港科學館館長袁月寶表示,重點展品中包括首次在港同場展出的「國寶級」展品,如嫦娥五號及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和背面所採的六份月壤,亦是全球首個月背月壤。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出席開幕禮致辭時說,展覽展示國家在航天、航空及航海三個領域的卓越成就,彰顯國家在全球科技格局的重要地位。他又說,展覽可以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年人對科技創新的熱情,並為香港市民提供一個不可多得的愛國主義教育機會。

展覽由特區政府和國家航天局聯合主辦,展期由8月1日至9月7日,四個展區共超過100件展品及裝置,多件展品是首次在港展出。當中包括戶外展品、實物展品、互動裝置及多件模型等。其中兩件大型戶外航天航海展品,分別是1比1、長約10米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模型,以及1比5、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模型。實物展品方面,則有嫦娥六號的返回艙和降落傘等。

第四個展區是關於本港專家在航天及航海相關領域上的參與,包括展出由本港教授團隊研發的「火星相機」,重量只有390克,曾經參與天問一號在2021年著陸火星的探索任務。

袁月寶表示,希望展覽能帶出國家在三項領域上,科技力爭上游的訊息。她說,是次展覽採用開放式展示,展品前不設圍欄,目的是希望參觀人士可以近距離觀賞展品。她說是次展覽展期設於暑假期間,期望市民可以一家大小前來參觀。

國家發展成就系列展覽明日起科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