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理環境及生態局局長黃淑嫻、食環署助理署長潘炳揚視察青衣曉峰園外圍一帶及荃灣馬灣,檢視地區的即時應對工作,以避免基孔肯雅熱出現二次傳播的風險。
食環署已即時在輸入個案患者的住所250米範圍内,進行病媒調查及針對性滅蚊工作,包括清除蚊蟲滋生地、於不能清除的積水處施放殺幼蟲劑等工作。此外,食環署今早聯同多個持份者舉辦衛生講座,解答居民的提問。
青衣北及荃灣馬灣監察地區上月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分別為15.5%及24.4%,屬第二級及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頗為廣泛。食環署在上月召開葵青區及荃灣區「跨部門地區滅蚊專責小組」會議,根據馬灣當時的誘蚊器指數,對蚊患風險較高的地點採取具針對性和持久性的防蚊滅蚊行動;環境局、食環署、當區民政事務專員、主題公園等代表人士,在各自管轄範圍進行聯合巡查,加強防蚊滅蚊工作,馬灣監察地區在上月下半月的蚊患情況已較上半月有所改善。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將在下周二,討論防治蚊患及應對基孔肯雅熱的防控措施;政府在未來措施中,會考慮持份者及居民反映的意見;食環署與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將在本月19日為物管界舉辦大型講座,講解基孔肯雅熱的最新資訊及防治蚊患相關措施的詳細資訊。
近月,食環署各分區正繼續聯同各相關部門及持份者加強巡查,並通過宣傳教育活動,呼籲市民加強檢查及清除家中積水以防治蚊患,亦會在今明兩日到包括港島南區及九龍城啟德北進行視察,以跟進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