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網誌提及,局方與教育局在上月21日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在多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把現有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她表示,有關計劃對症下藥,是具成本效益的運作框架。
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指出,過去商廈改裝宿舍的程序複雜且成本較高,以往學生宿舍只可以被歸類為「住宿機構」用途,須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規劃申請,甚或進行土地用途地帶改劃。商廈地積比和上蓋面積上限較「住用建築物」的學生宿舍寬鬆,改裝商廈成為學生宿舍往往會出現「過剩樓面面積」,發展商需要拆除一些樓層,在技術和成本上均有一定困難,令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幾乎不可行。
發展局項目辦總監周文康介紹計劃的具體便利措施,包括城規會已擴闊城規制度下「酒店」用途的定義,涵蓋計劃下合資格的學生宿舍,把這些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事前毋須進行任何規劃程序。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在制定計劃細節時,已考慮業界和院校實際運作,盡量提供彈性,例如申請人可以是私人發展商、院校,又或兩者合作共同作出申請。計劃並無就宿舍的營運模式作硬性規定,計劃下的宿舍可以選擇自行在市場上招收宿生,或靈活與不同專上院校合作。施俊輝提到,計劃在為宿舍提供彈性的同時,亦設有合適框架,保障宿生利益,並確保宿舍合規營辦。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認為,計劃對院校有幫助,包括一些酒店設施改裝成學生宿舍後可以繼續獲豁免和予以保留,令設施改裝成更切合學生需要的宿舍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