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留意到近期有業主在房產平台刊登放租物業時,有騙徒假扮成高端租客接觸業主。其中一名從事保險業的52歲事主,刊登放租廣告後,透過短訊與騙徒建立網戀關係,被誘使到虛假網站投資,損失總值3100萬元資產。
警方在上半年錄得的網上投資騙案按年升約25%至2273宗,損失金額升約36%至14億8100萬元,其中一宗網上投資騙案,涉及一名損失3000萬元的65歲退休人士。事主在社交平台Facebook見到聲稱利潤豐厚投資貼士推介的帖文,繼而加入通訊程式WhatsApp的投資群組,被誘使使用虛假應用程式投資港股及美股,最終因不能提出款項,揭發受騙。
警方表示,網上投資騙案案件宗數僅次於網上購物及求職騙案,居位第三,但損失金額是所有科技罪案中最多,每宗平均損失金額約65萬元,遠高於其他類型案件。在今年首6個月,投資股票是最多的虛假投資產品分類,有約1300宗,詐騙渠道就以通訊程式WhatsApp最多,有1260宗,其次是社交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
Meta旗下平台包括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等。針對有市民被拉入WhatsApp虛假投資群組的情況,公司表示,近期啟用安全概覽功能,當用戶被非聯絡人加入新群組,系統會顯示例如該群組何時成立等資訊及安全提示。
如果WhatsApp用戶舉報懷疑詐騙帳戶,系統可檢視對話的最後5個訊息,以判斷是否涉及詐騙,系統亦會留意該帳戶是否新設立,有否向他人發大量訊息,如有問題會考慮移除。
Meta表示,禁止刊登涉及詐騙的廣告,亦會禁止使用與詐騙又或已知誘騙字詞相關的特定搜尋詞語,亦會移除假帳戶。
警方提醒公眾,提防網絡交友對象推介的投資項目,如果被加入不明群組,又或有陌生人以不同藉口聯繫,應保持警覺,切勿輕信社交媒體平台上的投資廣告,即使廣告中有名人站台,亦不排除是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