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發展局和建造業議會合辦的「建造業安全周2025」在會展開幕。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致辭時,引用儒家經典《論語》,指「智、仁、勇」三種修養亦是為追求工地安全方面不可或缺的原則。
甯漢豪說,政府近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應用和工地安全智能化,包括組裝合成建築法、機電裝備合成法和裝配式設計,將高危的現場建築工序,轉移到廠房去進行。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讓工地人員可以在三維虛擬的環境進行設計、溝通和協作。
甯漢豪表示,政府去年大力推動整個建築業界,不單是在公務工程和私人發展項目,亦透過不同的鼓勵措施和提供資助,鼓勵和協助他們全面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4S。強制措施方面,去年屋宇署強制私人發展項目,若使用流動機械和塔式起重機,必定要採用4S的裝置。局方加強了強制措施的適用範圍,除了新入職的圖則,即使圖則已經在引入強制措施之前獲批,但如果尚未開工,也須符合強制要求。
發展局局方亦透過建造業創科基金在去年9月至11月,將合資格申請安裝系統的資助,擴展到機械的租賃公司,至今已推動超過八成半參與公私營工程的流動機械以及塔式起重機的擁有人申請基金,以安裝警報系統。她指出,4S的標籤計劃由去年推出至今,已經有超過600個工地地盤獲得4S的標籤,包括全港大約七成的公私營新建的工程工地。
甯漢豪又透露,「前線人員安全表現記錄計劃」由4月推出至今,已有約700個工地地盤和約3萬個工友參與,計劃能夠讓前線人員瞭解清楚自己對於安全的責任,並且提醒出現不安全行為的人員,接受特定的安全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