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最新排名結果,「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排名全球第一。政府表示熱烈歡迎,反映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能力在國際上獲得高度肯定。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特區政府未來會繼續強化3方面工作,包括增加專利申請數量、強化基礎科研優勢並發表更多科學文章、要有更多風險投資及發展更多初創企業。
孫東認為,今次的成功賴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合作,重申河套園區屬重要合作平台,而香港園區下半年已開園,目前有很多來海內外機構已經準備進駐。
他提到,過去數個星期,正與深圳及國家有關方面就園區內的資料及生物樣本等跨境流動,進行緊鑼密鼓商討,相信未來香港一定能與大灣區各省市深化合作,做到「珠聯璧合」、共同發展。
政府發言人說,今年排名新加入「風險資本交易量」作為評核指標,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上內地與香港管理的風投與私募基金規模在亞洲分別穩佔第一、二位,「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在引導資金支持創新意念轉化為落地成果表現卓越。
發言人強調,發展創科是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過去數年,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科技、資金及人才的相互促進,加速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全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致力吸引全球從事前沿技術的領軍企業及人才來港落戶。同時亦拓寬籌融資及上市路徑,便利更多優質企業來港融資及拓展業務;亦通過設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展「耐心資本」,引導市場資金「投小、投早、投長期、投硬科技」。
政府資料顯示,今年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第一,過去5年專利申請密度為每百萬人2292個,科學論文發表密度為每百萬人3775篇;至於風險資本交易量的密度為每百萬人135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