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名,「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由過去五年的第二位升至全球第一。本地多間大學表示祝賀。
港大校長張翔表示,這項殊榮充分肯定「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透過前沿研究、國際合作與創新實踐,攜手推動正向變革的卓越成果。他指出,港大在專利申請量與科研論文發表量均作出重大貢獻,研究產出持續位列全球頂尖學府之列,充分展現其深厚的學術根基。
張翔說,作為全球頂尖學府,港大對於能夠在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獨特地位中發揮關鍵作用,感到自豪。港大副校長申作軍說,港大將持續推動突破性創新,透過知識轉移和技術轉化,為本地及全球社群創造深遠及持久影響。
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有關排名不僅彰顯大灣區的科研創新實力,更突顯香港在推動區域創科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他指出,中大致力推動科研創新及知識轉移,目前在全球各地有超過2400個獲授權的專利項目,近5年每年專利申請數目更高踞全港院校首位,將科研成果造福社會。
盧煜明說,中大致力推動尖端研究及技術落地,4間全國重點實驗室早前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涵蓋生命醫學及量子信息等。他又說,中大積極參與政府推展的重點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6間研究中心,專注在健康、生物醫學、機械人工程及人工智能領域,至今已有超過350個發明專利申請。
科大校長葉玉如表示,今次的成就彰顯大灣區在全球創新及經濟影響力方面「手執牛耳」。她強調,科大高度重視創新與創業,包括通過高影響力專利及培育獨角獸企業的卓越記錄,為大灣區在科技創新的成長故事作出重要貢獻。
葉玉如又說,科大引領深具影響力的學術成果,在《自然》期刊的學術機構專利影響力指標中,持續排名全中國第一,並擁有極高的專利使用率。她又說,科大一直建構龐大的創業網絡,包括建立4個孵化平台:科大清水灣校園、深圳的藍海灣孵化港、廣州南沙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以及科大(佛山)科技成果轉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