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表示,截至8月底表達意向申請穩定幣牌照的個案有77宗,包括銀行、科技企業、證券/資產管理/投資公司、電商、支付機構等。發言人指出,已經陸續安排會面,讓機構認真評估發行穩定幣的必要性和成熟程度,從而決定是否提出正式申請。金管局亦再次提醒市民,必須對無牌穩定幣宣傳推廣保持警惕。
團結香港基金大灣區發展研究主管麥穎聰表示,機構對穩定幣牌照反應超出預期,相信因為香港的監管及政策方向清晰,以及企業希望搶佔發行先機:擁有大量內地用戶的大型科技企業,希望發行穩定幣用於電商支付;傳統金融機構則用於跨境結算等。
被問到應否增加穩定幣牌照數量,麥穎聰認為,由於法例剛實施,當局希望以合理和謹慎態度處理市場需求,相信當首批發行人的營運情況、技術和系統運作穩定後,當局會有更大信心擴大牌照數量。
麥穎聰認為,香港的監管框架的確較謹慎,當中包括域外管轄權力,覆蓋層面廣,相信當局希望先做好以風險為本。他建議,當機制運作穩定後,監管機構應持續檢視其他地區的監管情況,可透過適當調整監管,令香港在全球市場保持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