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部長賀榮在北京,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形容「十四五」期間,內地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健全完善,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基本建成並持續完善。
包括建造全覆蓋的法律服務網絡,在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台提升服務,5年來提供法律諮詢服務逾1.7億次;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法律服務支持幫扶力度,建立健全律師行業東中西部對口幫扶機制,積極回應進城務工人員、殘疾人、長者等法律服務需求。
她表示,內地現時有83萬名律師、6.7萬名仲裁員、1.5萬名公證員、4萬名司法鑑定人、1.2萬名法律援助工作人員,每年辦理各類業務4000多萬件,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積極重要作用。
司法部副部長吳言軍表示,基層司法所是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力量。內地目前有3.9萬個司法所,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十四五」期間,全國司法所每年調解矛盾糾紛800多萬件,解答群眾法律諮詢2950萬人次,在促進基層依法治理、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下一步將在機制、領域、組織等方面持續發力,抓實基層司法所建設,為社會安全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司法部副部長李明征說,「十四五」期間,聚焦立法弱點及空白點,加強數位經濟、無人駕駛、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新技術新業態法規制度供給。特別是2023年以來,司法部加強組織協調,加大立法審查力度,對於實踐急需的立法項目,提前介入或直接牽頭組織起草,組建專班高效推進海商法、仲裁法、國務院關於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處理的規定等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工作,在保證質量前提下,不斷提高政府立法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