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鰂魚涌一個地盤發現的1000磅二戰時期炸彈,警方表示今日近中午12時成功完成處理,現場回復安全,安排居民有序返回住所,附近道路經已解封。
警方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表示,炸彈內有500磅炸藥,當附近居民疏散後,爆炸品處理課在凌晨2時開始拆彈程序,以4小時切割出一個一呎長的洞以接觸內裡炸藥,但因惡劣天氣,導致處理時間較預期長一至兩小時。他形容炸彈威力猛烈及具破壞力,如果在處理期間保護工作不足,可對附近建築物構成嚴重破壞。
他形容,相關炸彈作為二戰期間作殺傷用途,製作嚴謹,至今仍保持有效狀態,埋藏地下80年仍然有效。因應本港地少人多,如果要轉移爆炸品才進行處理會構成風險,因此警方會優先以原地處理。
李展超說,通宵拆彈期間下大雨,爆炸品所處的地盤水位上升至小腿,地面濕滑亦影響視野,不便處理重型工具,因此處理爆炸品的時間相應減慢。
因應事件,昨晚要緊急疏散18幢大廈約6000名居民,有463人入住港島的11個社區會堂,消防處救護人員運送5名不適市民到醫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