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對於有消費者希望在光顧食肆前,知悉食肆所提供的食物是否屬預製菜,但社會上不同人對甚麼是預製菜有不同理解和期望,他質疑如果要求食肆將每道菜式的預製成分都列出來,是否合理和現實上可行。他又說食材的種類眾多,烹調方法五花八門,並不容易為預製菜定出準確清晰的定義,假如硬性規定食肆需標明屬於預製菜的食物,不單只難以執行,亦容易引發食肆和消費者之間的爭拗。
在立法會大會,議員黃俊碩詢問當局,會否考慮為預製菜訂立清晰定義和監管,讓市民可以吃得安心。謝展寰回應說,業界和消費者對於何謂預製菜明顯有理解和期望方面的分歧,他說內地在3月發布《關於加強預製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通知》,香港會再看內地在這方面的經驗和發展,但強調政府在製訂食物業標準,推進食物業發展,將不斷努力。
議員張宇人表示,支持謝展寰的說法,因飲食業界都擔心政府會過份規管業界的發牌及監管食物安全,他認為政府應視乎預製菜未來發展再決定下一步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