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 過去5年中國經濟並非容易,但仍展示出韌性與穩定增長,增速較過往略為放緩,但正邁向更高質量階段發展。他認為,「十四五」時期科技相關領域發展迅速,包括高端製造、綠色能源等已在全球市場上佔據領先地位,又相信「自主創新」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 。
黄益平出席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論壇時指出,中國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亦需面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問題,認為「十五五」規劃需要著重產業升級與產業平穩過渡,以免出現產能過剩等問題。
他提到,目前中國消費佔GDP比重約56%至57%,仍較全球平均低近20個百分點。以往中國可將過剩產能出口到國際市場,但隨著外圍環境轉變,中國不能再長期依賴出口拉動增長,認為提升國內消費,尋求「經濟再平衡」將是未來發展方向。
他又指出,美國關稅措施破壞亞洲經濟體賴以成功的環境,絕大部分亞洲國家都無準備取代美國的規則及承擔全球領導角色,認為區內領導層應思考如何維護全球經濟體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