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繼續暫緩垃圾收費,並會循宣傳教育及完善回收網絡等四方面,繼續推動減廢及分類回收。環保署說,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下降,回收率有所提升,根據民調有大約7至8成受訪市民不贊成現階段實施垃圾收費,加上飲食界等業界反映人手短缺及營運挑戰,不希望政府急於推出垃圾收費,政府認為政策及措施要因時制宜。
環保署副署長鄭健表示,去年暫緩垃圾收費,但減廢回收的趨勢良好,認為是朝向零廢堆填目標穩步向前。他說,早前推出自願性質的「減廢回收約章」,大部分屋苑都有參與,反應很好,認為以自願方法逐步推展較立法方式更有效。
他表示,去年的「綠在區區」回收量較前年大幅上升6成,即使去年5月暫緩垃圾收費,今年上半年的回收量亦按年升兩成,認為公眾並非因垃圾收費而做回收工作。
政府會提升「綠在區區」現有800多個公共回收物收集點的服務水平,「綠綠賞」禮品兌換會在明年4月全面電子化。鄭健表示,會提升「綠在區區」的成本效益,延長不同回收點的自助回收時間,減少人力需要,並嘗試將「綠在區區」搬入政府物業,以節省開支。
鄭健說,「綠綠賞」電子化,換領的禮品選擇會更多,並與市面的電子獎賞平台連結,預計吸引力會更大。不過他指出,有四成半前來「綠在區區」的市民並非為了積分,而是希望參與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