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目前收集至少1200公噸在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本港期間造成的塌樹物料,正進行分類及篩選,會把一些適合回收的樹幹、樹枝運到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 [林·區],轉廢為材,可循環再造為日用品、裝飾或家具等,可以免費送給市民。
環保署有機廢物基建組辦公室主管黃方表示,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本港導致大量樹木倒塌,當中約1300噸塌樹廢物能回收再造,經處理後約有40噸木料送給團體或公眾人士重用或循環再造。
因應山竹的經驗,環保署2021年設立Y·PARK [林·區],當中有大型的機器例如破碎機、𠝹木機,可以把已分類園林廢物轉化為再生產品,包括種植及園藝用的覆蓋物、堆肥用的膨鬆劑及養殖菇菌的材料等。大件的木頭則可做木板、木方,再造為家具、裝飾和藝術品。
黃方接受本台訪問表示,Y·PARK不時會與「綠在區區」、學校及團體合辦工作坊,以園林廢物做小手工,例如杯墊、筆筒及電話座等。一般市民可登記成為「再生產品使用者」,免費取用這些再生產品。
她說,2023年超強颱風蘇拉和今年7月颱風韋柏襲港後,送到Y·PARK和堆填區處理的園林廢物,有近兩成經處理後變成可回收的木材。環保署亦歡迎民間團體取用園林廢物循環再造,他們可與Y·PARK聯絡,作統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