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的研究結果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止1年內,停牌超過3個月的上市公司數目,按年上升7.5%至86間,連跌3年後回升;不過連續停牌超過18月的公司,連續3年減少;復牌公司數量連續3年超過除牌公司,反映上市公司通過各方面努力,在避免企業欺詐方面持續有進步。
致同香港法證調查服務合夥人林肇基表示,本港長期停牌公司數目輕微反彈,屬於正常範圍,不代表市場明顯惡化,期望市場資金等改善,明年數量有望保持平穩。
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受到管理層或股東引發的停牌比例,由去年的12%大升至今年的34%,林肇基相信,與內地資金較為緊拙,令部分管理層以上市公司資源救私人公司。
他又認為,港交所針對董事的培訓要求、監管機構透過人工智能系統監察公司通告等,可更精準及前瞻性加強上市公司管治質素,再加上核數師把關,認為透過3管齊下,相信可保持及改善上市公司管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