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說,國安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大家的意識,增強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的能力,同時培養國民身份認同,但要真正落實到位,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
張國鈞在一個有關國家安全教育的論壇致辭時表示,如果國安教育的對象是普羅市民或青年學生,就要避免說教,同時要多動腦筋,嘗試多找一些「有畫面」的事例和故事,令受眾「有反應、有感覺」。
他引用兩個外界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說明近年來,一些美西方國家收緊各自的國安法律、擴大限制範圍,甚至有國家將中國定性為敵人,視任何與中國的聯繫為國安威脅,不斷醜化香港特區的國家安全法律,充斥著雙重標準。
張國鈞強調,國家安全法律好比國家門口的防盜門,保護國家的安全。現今世界危機處處,國家安全風險亦是真實存在,今日國際社會見到的豺狼連羊皮都放下,毫不掩飾狼子野心,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仍然對自己的安全抱着僥倖又或者「躺平」心態,將來遇到不幸的時候,將會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