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表示,首次發現有人涉嫌偽造或使用虛假文書,以「罹患末期疾病」為由非法提早提取強積金。警方早前接獲一間「強積金受托人公司」轉介,指懷疑有人涉嫌以虛假文件提早提取強積金供款。調查發現有強積金供款人透過中介以虛假文件聲稱自己「完全喪失行為能力」或「罹患末期疾病」,成功提早提取強積金。警方以欺詐罪拘捕了16名男女,年齡介乎31至56歲。
警方調查發現有犯罪集團主腦假扮成中介,於社交媒體上刊登廣告,聲稱可以安排中介幫強積金供款人向強積金受托人公司提交虛假醫生證明,聲稱完全喪失行為能力或罹患末期疾病,以提早取回強積金。警方說,強積金供款人只需要將提供個人資料以及於申請表格上以電子方式簽名,再透過社交平台交予所謂中介,無需和中介見面。當強積金供款人成功提取強積金後,中介會向供款人收取5%至30%佣金。
積金局高度關注有不法之徒涉嫌偽造或使用虛假文書,以「罹患末期疾病」或「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為由非法提早提取強積金,積金局會全力配合警方的執法行動,並提醒強積金計劃成員切勿以身試法。
積金局發言人表示,積金局與警方及強積金受託人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必定會跟進任何可疑個案。根據《刑事罪行條例》,任何偽造或使用虛假文書的行為均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監禁14年。